html模版平行進口車3C首證落地後的冷思考
一方務實,一方務虛,南北兩方,何去何從?

6月21日,平行進口車首張3C認證在上海自貿區落地,這個政策在平行進口車行業中引起很大反響。在筆者看來,這算是平行進口車推進工作“邁出的一小步”。

一、 意義重大,但還需要吃螃蟹

這一步的意義很重要,因為終於在“小批量”和“小3C”之外有瞭平行進口車3C證書瞭,打通瞭平行進口試點企業通過規范途徑進口海外車源的途徑瞭。

但這隻是“一小步”,這張證還不是很純粹。證書上顯示生產廠傢是“兄弟汽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還是一傢改裝廠,品名是“X5 xDrive35i”,隻是“小3C”的證換瞭個殼而已。

真正的平行進口車3C證書,是采用平行進口車許可證申請,隻要“原基礎車型獲證”,如:寶馬X5,並不需要在國外改裝,而是直接在國內自貿區內的改裝廠做適應性匹配就可以。針對平行進口車3C證書如何在自貿區內做簡便的處理,還沒有企業具體操作過,有待某傢試點企業去吃這個螃蟹。而吃螃蟹是需要時間成本的,上百萬的車壓在港口的資金成本。在國內簡化的整改措施落地瞭才是真正的3C細則落地。

二、上海推bmwe39音響進“平行進口車”試點的初衷

2014年底,上海自貿區和市商委通過上海市委向商務部提出“平行進口車”試點的申請,2015年初,商務部《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有關問題的復函》同意,上海市商委會同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等部門協調推進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工作,對試點企業進行認定。

按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的說法,平行進口車是要在原有小3C進口和小批量進口方式之外,另僻一個規范化的通道,來開展“非中規”的進口業務,在探尋除瞭“小批量”和“小3C”兩種方式之外的第三條認證路徑。因為原有小3C進口和小批量進口方式存在大量擦邊球的問題。

以前(天津為主)小貿車商主要以“小批量”和“小3C”的方式進口。“小批量”是與外商達成合作關系,以自用許可證方式申請進口車輛,在國外註冊登記之後再帶入國內市場,這部分車輛可以免於認證;而“小3C”則是小貿車商在國外通過改裝廠(充當生產廠)特定渠道,批量性註冊登記(小3C認證)之後再進口至國內,即俗稱的“小3C”車。

所以,上海推出全國首批的17傢試點企業大部分是集團企業,並非原有小貿車經驗的企業,要求門檻比較高(上一財務年度汽車銷售額超過4億人民幣)。

而在上海獲批推出平行進口試點企業之後,其他地區紛紛提出申請,半年之後天津獲批準,推出一大批試點企業,要求就略低一些(上一財務年度汽車銷售額不少於2億元人民幣)。

上海雖然作為領頭羊,實際上海自貿區和上海海關對平行進口車業務並不熟悉,不得不求助於其他港口的操作經驗。而天津操作小3C進口和小批量進口方式已經非常成熟(有十幾年經驗瞭),在濱海區成為支柱產業,當然不希望被上海海關來規范。

商務部推出平行進口車的目的要遏制海外主機廠的利潤壟斷,是要讓國外主機廠“聽話”一些。“要規范,還是要規模”?商務部外貿司與市場司的意見也不同。外貿司的概念很清晰,堅持“平行進口車就是要規范原有小貿操作方式提出的”。 而市場司大概對具體業務不是很瞭解,就偏向於天津企業的呼聲“不是中規渠道進來的車都叫平行進口車”。

筆者認為:規范之後才有可持續的規模,不規范的操作隻能一直是中小老板在玩,最終受打擊的是車主,是“平行進口車”的名聲。

以前玩小貿車的有多少老板被關進過去,出來後銷聲匿跡瞭。大的集團企業不敢采用原有的方式來進車,秋後算賬總會有的,萬一丟瞭高管職位或關進去誰都不會去冒險。

三、南北兩派,風格迥異

在北方的天津或大連,大傢繼續沿用原有的“小批量”和“小3C”的方式在操作,每月進出量依然很大。

而在南方(長江以南的代表)的上海,平行進口試點企業本來期待的是有別於“小批量”和“小3C”的綠色通道。但實際操作中,給上海港進口的企業依然是很多尷尬。 一個關口打通瞭,其他很多方面依然沒有動靜。例如,小貿車和中規車都是可以在車到港後貼燃油標,而平行進口車到港口看到沒有貼燃油標就認為不符合規范。

可以預計,在2016年內在上海報關的平行進口車將越來越少,企業寧願去張傢港或寧波港。 試問上海自貿區,沒有量,如何有話語權?

在北方,5月31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平行進口汽車商會成立大會,和首屆中國平行進口汽車發展論壇在天津空港經濟區隆重舉行。隨後在南方,6月21日國內首張平行進口汽車CCC認證證書頒發儀式及平行進口車溯源系統演示。

可見南北兩派做事風格迥異:天津更務實,企業發起平行進口車商會聯合瞭上百傢會員單位,而上海則偏務虛,政府部門自貿區管委會舉行儀式隻推出瞭1傢試點企業,並由該企業承擔平行進口車溯源系統的運營管理。當然其中與政府的決策力不無關系。

四、對外“敲山振虎”之後,政府應對動作遲緩

“平行進口車” 概念剛推出,天津的平行進口車商起初是歡欣鼓舞的,因為可以借機洗白,不用偷偷摸摸瞭,名正言順成瞭國傢認可的行業瞭。但不久,天津的商傢就感覺也不好瞭。為什麼?因為原本通暢的貨源被收緊瞭,國外的“老虎”(主機廠)有所警覺瞭,開始對渠道管控瞭,並在產品上做出調整。一方面比如增加排量,陸陸續續我們可以聽到, 先後有寶馬、路虎、奔馳 提出略微提高3.0的排量瞭,提高平行進口車的進貨成本,另外一方面降低中規車的售價,以打壓平行進口車(如林肯領航員、路虎攬運等)。當然後者是商務部希望看到的,而前者是國外主機廠根據我國消費稅率而玩的小把戲而已。

針對國外主機廠改排量的汽車喇叭品牌做法,我們商務部反應是有些被動瞭,一來一去談判,約談好瞭也要再等一年,說是後續不排除有貿易談判的制裁手段,保持期待吧。

而針對平行進口車試點企業的綠色通道,上海相關部門更是遲緩,從海關、質檢、到保稅倉庫改造,到車管所上牌,相互沒有統一協調,讓進車企業的大額資金一直耗著,所以更多的集團企業還是保持觀望,而更多中小平行進口參與企業港口有大量存貨的,卻難以熬過2016年。

2016年平行進口企業南北兩派日子都不好過,上海的集團企業壓點貨在港口不至於有太大危險,而對於大批天津的中小企業,雖有當地企業的支持和寬松環境,面對國內豪車市場的不景氣,內憂外患,生存還是比較困難的。 在這種情況的,天津的相關政府依然會手下留情,依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上海港口則不一樣,繼續從嚴治理,建立質量追溯體系,下定決心將平行進口車帶入規范的軌道。

平行進口車南北兩派,何去何從,先分後合,大傢繼續保持觀望吧。

責任編輯:王垚volvo音響改裝

arrow
arrow

    emuv9pr62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